俗话说“冷在三九,热在三伏”。连日来,全国多地气温不断攀升,骄阳炙烤着大地,也“烤”验着众多项目一线建设者。贵州建工十一建的建设者们,无惧“烤”验,迎战高温,以如瀑的汗水确保工程稳步推进,用烈日下的坚守和奉献,践行贵州建工人“善作善成 勇于挑战”的责任与担当。不同项目现场的机械轰鸣与劳动节奏交织汇聚,如同一个个跃动的音符,奏响了高温下的建设奋进曲。
奏响保障民生改善之声
在十一建助力城市更新的建设过程中,面对酷暑“烤”验,各项目部高温坚守有“凉”策,工程建设不“减速”。各项目部通过增派专业技术人员,推行“网格化+楼栋包保”、按楼栋辨识危险源并公示责任人,设置专职安全员每日巡视打卡牌、语音警示提示喇叭等创新安全管理方法,全力筑牢安全防线。同时坚持把“工人关爱行动”融入安全生产全环节,通过采取错峰作业、配备防暑降温物资、持续改善施工环境等举措,蹄疾步稳推进项目建设,全力保障“建设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的好房子”。
建设现场钢筋碰撞发出清脆声响,与混凝土搅拌的厚重声相互呼应,勾勒出城市新形象的轮廓,奏响保障民生改善的时代音符。
在南明区车水路周边城中村改造项目,日均超300名工人正协同作业,目前,该项目累计完成产值约2.1亿元,项目整体形象进度已达30%。
在水岸·星月湾项目的施工现场,目前日均有120余名工人作业,累计完成产值约1.7亿元,约完成总体进度的22.7%。
在白云区麦架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,每日约230名建设工人,正在进行8栋楼的同时施工,目前,幼儿园主体结构已封顶,累计完成产值约5200万元,约完成总体进度的8.6%。
在中曹司片区城中村改造建设项目,日均200余名工人在现场协同作业,截至目前,累计完成产值约6000万元,完成项目总进度约15%。
谱写绿色发展之声
走进乌鲁木齐连绵的群山中,热浪裹挟着空气扑面而来,十一建中能建投乌鲁木齐50万千瓦风电项目(C区)的130余名建设者依旧坚守在施工一线。烈日下挖掘机、推土机、钢筋滚丝机、混凝土泵送机等各类机械轰鸣,各项作业有序进行,施工现场一派忙碌景象。
面对新疆炙热天气的“烤”验,为确保施工人员安全,项目部积极采取高温错峰的组织措施,避开中午高温施工,采用两班倒抢抓有效施工时间;现场设置移动休息棚、茶水亭,管理人员24小时轮流值守,及时解决问题,最大程度保障人员安全和施工安全。目前,该项目已完成检修便道31.6千米,完成风机基础浇筑13个、吊装平台16个,总体进度达到86.4%,累计完成产值约9543.8万元。在全体一线建设人员100%的热情投入下,项目建设向竣工节点发起全力冲刺,奋力打响了十一建助力绿色发展的新节拍。
传递城乡联通之声
来到十一建宣汉县X115、X110(隘口乡木龙村至庆云乡土堡村通川区界段)美丽乡村路项目建设现场,针对连日的高温,项目部通过采取延时开工、调整作息时间、抢抓早晚凉爽时段施工等措施,同时保障工人饮用水供应,并配齐防暑降温药品等物资,全力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。
目前,该项目旧路面破除完成、拌合站搭设完成、边坡土石方完成95%、路基换填完成90%、路基初平完成30%,总体进度完成约30%。在如火骄阳的炙烤下,汗水浸透了延绵在道路施工一线建设人员的衣衫,却浇不灭他们铺就乡村振兴通途的热情。十一建项目全体人员通过积极参与美丽乡村道路的建设,将发展的活力送入深山、送入村落,唱响了十一建助力城乡联通的蓬勃之声。
激荡产业发展之声
日前,十一建紧密契合贵州省“大健康产业”的战略部署,以1.86亿元成功中标安顺高新区天龙中药材仓储物流基地建设项目,将助力地方经济新发展。该项目总建筑面积达60965.6平方米,工期为730天,涵盖高标准仓库、冷库及配套物流系统的建设。项目的实施将有效完善中药材产业链的“最后一公里”布局,有力推动中医药产业与大健康产业的协同发展,为区域产业融合树立新的典范,也将成为十一建奋力奏响的助力产业发展的新序曲。
山河四季,奋进当时。从城市楼宇到山间风电,从乡村道路到产业用房,十一建以机械与人员为音符,以钢筋与水泥为谱、匠心与拼搏为曲,共同在这“三伏酷暑”奏响铿锵有力的项目建设进行曲。未来,十一建将延续奋进姿态,以山河为卷、以汗水为墨,让建设的号角响彻四季,持续谱写与时代同频的奋斗新乐章。